當前,接種新冠疫苗仍然是預防新冠肺炎最經濟有效的措施。類似這種想法的老年人不占少數,他們進入一些認知“坑”, 今日為大家一一排除以下認知“坑”,并建議大家:帶著家里的老年人去接種新冠疫苗,給這些脆弱的老年人穿上防控病毒的金鐘罩!
認知“坑”一:老年人有慢性病,不能接種新冠疫苗
不是所有的慢性病都是新冠疫苗的禁忌癥。健康狀況穩定,藥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建議接種新冠疫苗。常見老年慢性病哪些情況可以接種新冠疫苗,詳見下圖。
認知“坑”二: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不良反應大,對老年人身體不好
我國目前使用的新冠疫苗,在接種前均開展了包括老年人群在內的全人群的臨床試驗,顯示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。
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后,我國一直在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工作,結果顯示:60歲及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不良反應總體報告發生率略低于60歲以上人群報告水平,絕大多數是一般反應。
老年人,特別是高齡老人、伴有基礎性疾病的老人,更需要主動尋求疫苗的保護。
認知“坑”三:老年人長期待在家中,很少外出,沒必要接種疫苗
在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,人員流動頻繁,任何地方都不是一個與病毒隔絕的地方。當前部分地區輸入的變異病毒傳染性很強,且一些病例臨床表現不典型甚至存在無癥狀感染者。
因此,為避免新冠病毒給老年人帶來健康威脅,老年人也要盡快做到“應接盡接”,既保護本人,也保護他人。
認知“坑”四:老年人已經完成了基礎免疫,沒必要接種加強針
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對較弱,60歲以上人群完成疫苗基礎免疫后產生的抗體水平和保護效果比18至59歲人群相對較低,一旦感染,發生重癥、危重癥的比例也較高,所以建議老年人不僅要盡快完成全程基礎免疫接種,還要在間隔6個月后進行加強免疫接種,以期獲得更好的保護效果。
研究顯示,老年人接種加強免疫后,對于新冠病毒感染后導致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可降低90%以上。
認知“坑”五:奧密克戎是變異株,接種疫苗沒有效果
奧密克戎屬于新冠病毒的變異株,其具有傳染強度大、傳播速度快、傳播過程隱匿的特點,老人感染的風險增大,但是接種新冠疫苗對重癥和死亡的預防作用仍然是非常有效的。
根據香港研究表明,在其奧密克戎疫情中,60歲以上人群死亡風險是30歲以下人群死亡風險的252倍。
認知“坑”六:養老院老人沒有必要接種新冠疫苗
在養老院等機構集中居住生活的老人,因老人體質較弱,活動范圍較集中,一旦出現感染病例,在機構內出現流行的風險比較高。
根據香港衛生署提供的數據,奧密克戎株流行期間,死亡的8200多例病人,老年人占了絕大多數,年齡的中位數是86歲。90%的死亡病例有慢性基礎性疾病,且在養老機構等福利機構居住的占了55%。
所以,在養老院的老人經醫生進行健康評估后,應“應種盡種”。(來源:廈門疾控)